东莞东华医院心血管内科,成立于1995年,现为东莞市临床重点学科,包括松山湖院区心血管内科一区、二区及总院心血管内科共3个病区,总开放床位125张,其中普通病房106张,心脏重症监护病床19张。按照“一院两区”的布局及长期发展规划,医院将心血管疾病的诊疗中心落户在松山湖院区,形成了以冠状动脉疾病诊治和心脏起搏电生理为主要研究方向,以介入治疗为主要特色的优势学科。一、团队组成全科现有医师32名,其中主任医师5名,副主任医师6名,主治医师7名。科室研究生学历占70*,硕士研究生导师、博士后合作导师1名,博士研究生2名。科室骨干医生均毕业于*医科院校,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及相关危重症诊疗工作,并有多人曾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、东华*医院、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、北京安贞医院等国内*心血管病中心进修。二、学术地位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单位、中国房颤中心认证单位、国家心力衰竭专病医联体成员单位、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、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学会广东联盟常务委员单位、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东莞市心血管内科专科联盟理事长单位、广东省房颤联盟常委单位、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单位、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委员单位、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脏重症分会委员单位、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分会委员单位、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起搏电生理分会委员单位、东莞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三、专科核心技术(一)松山湖心血管内科一区心血管内科一区以冠脉疾病、心衰、结构性心脏病、大血管疾病为主要诊治和研究方向。核心技术:1. 冠脉疾病:对于高危左主干病变、慢性完全闭塞病变、钙化病变、分叉病变等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以及急性心肌梗死、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的介入治疗;2. 心衰:心衰优化药物治疗以及对顽固心衰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;3. 结构性心脏病:对卵圆孔未闭,房间隔缺损、室间隔缺损、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微创封堵术。对主动脉瓣严重狭窄或关闭不全,应用经皮人工主动脉瓣置换术(TAVR)等高难度介入治疗;4. 对主动脉夹层(III型、Standford B型)、胸腹主动脉瘤、肾动脉狭窄、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肺动脉栓塞等介入治疗。(二)松山湖心血管内科二区心血管内科二区以心律失常与起搏电生理、高血压规范诊治等为主要诊治和研究方向。核心技术:1. 心律失常及起搏电生理:应用三维标测及人工智能系统治疗*类快速型房、室性心律失常及植入起搏器治疗*类缓慢型心律失常;2. 房颤的一站式治疗:射频消融/冷冻球囊+左心耳封堵;3. 高血压:对初诊及难治性高血压患者,规范诊断流程,对疑似继发性高血压患者,采用肾上腺静脉采血等明确病因。(三)总院心血管内科以冠脉疾病为主要诊治和研究方向。核心技术:1. 冠脉疾病:对于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以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介入治疗;2. 结构性心脏病:对先天性心脏病微创封堵术;3. 对主动脉夹层、肾动脉狭窄等介入治疗。四、科研教学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、广东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、赣南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。现有硕士生导师3名,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,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4名,在培训住院医师10名。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,省科学基金项目1项,现主持东莞市重点科研项目2项,已完成省科学基金项目1项,东莞市社会科技发展一般项目2项,获得东莞市科技局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。近5年发表SCI论文6篇,中文核心期刊10余篇。主编《心肺脑复苏基础与临床》、《心肺复苏学》专著2部。五、核心硬件设备现拥有导管室4间,配备先进的西门子及*数字减影系统(DSA)、体外膜肺氧合(ECMO)、主动脉球囊反搏仪(IABP)、射频消融仪、血管内超声仪、128导心脏电生理记录仪、电生理刺激仪、全自动心脏除颤(AED)及*种起搏装置等多种设备。[展开]
暂无相关信息
暂无相关信息
暂无相关信息